|
发表于 2010-1-28 16: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清官——詹肯构
詹肯构,号继堂,字竹村,广东饶平县陈坑乡八角楼村人,清朝康熙51年6月26日出生,乾隆元年中举人,四年中进士,钦命翰林院庶吉士,授福建道监察御史。
詹肯构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他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以躬耕为业,长期住在西岩山上茶寮。詹肯构小时每月二次上山送点米菜给父亲。有一晚上他的父亲在睡梦中听见后山有人在说话,喂!明天有大人要来,你准备送什么礼物给他,一人说我送一只鸡给大人,另一位又说我准备送一条鱼给大人。肯构的父亲听得真切,但不解其惑。
到了中午11时左右,詹肯构挑着米菜来了,他父亲接入茶寮后,便往山前的小溪取水煮饭,忽然山边飞下一只山鸡,正好落到他面前,他本能地扬手一抓便给捉住了。打水时,竟有一条大鲤鱼游来,到水桶边突然一跃,自己跳进水桶里。联想昨夜的梦,詹肯构父亲似有所悟:难道我儿就是大人!
詹肯构一生为官清正廉明,爱民如子。至今,广东一带仍流传着他办事公正的故事。
清朝中叶,陈坑八角楼詹氏科甲连中,权倾朝野。然而部分地方绅士,有点不可一世了,曾发生过一起图谋他人风水宝地的事。那是离陈坑五公里的上饶岭脚地方,有一邱姓的祖祠,地名叫凤地,因祠堂倒塌,无人管理,成为一处荒芜地带,陈坑的绅士叫人运来山上的土石把原祠堂石基给埋没了,打算征来此地给肯构公做生墓用。邱姓人知道后出面干涉,两姓便发生争执,事情告到饶平县大爷公堂,县大爷明知是邱姓人家的,却违心说是詹姓的。
后来,翰林詹肯构得知其事,以返家省视亲为名,路过县城,县大爷出门迎接。他问及凤地一事,县大爷回禀说该地确是你詹姓的,肯构又问:“现已查明?”,县大爷又说查明,查明。
第二天肯构要县大爷亲自带着差丁到凤地现场,将原地下挖2米,当挖到一米多深时露出石基,詹肯构问这是怎么回事,县大爷吞吞吐吐说不清。肯构严厉地说:为官应该清正廉明,不能以强弱姓氏而论,此凤地明摆着是邱姓的吗,今天这地就由本官亲手归还邱姓人了,希望县太爷你引以为戒。
还有,饶平的新丰地区,住着詹姓人家。新丰以下叫荣溪,住着谢姓人家,荣溪有一溪坝,以往人们叫做横溪坝,此坝宽广平坦,每年的迎神赛会都在此坝进行,异常热闹。新丰詹姓人借着詹姓官员多的势力,也闹起了一风波,说这坝是新丰坝,还不准横溪谢姓人在此坝迎神赛会聚人热闹,谢姓人不服,告起官来,但事过一年,乃无结果。詹肯构知道此事后,又特地由朝廷返家,召开新丰绅士及詹姓乡民会议,讲清道理,摆明事实,不能强权夺理,应和睦相处“千年叔孙万年相邻”,最后,他建议在新丰与横溪相隔地段立一块石碑为界,以上为新丰,以下为横溪。此石碑至今仍存。
从此以后,人们都异口同声称颂翰林詹肯构是名符其实的大清官。
撰稿人:詹益知(字慧通),男,64岁,广东饶平县饶洋人,大专毕业,工艺师。
资料搜集时间:2002年月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