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了解客家文化,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福建客家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常乐居士 于 2020-5-4 20:29 编辑
“法能通四海 师可表千秋” ——民间仰戴的道教真人李壁之传奇
引 子 过往的秀篆民间,举凡妇孺老人,平时里巷闲话家常或闲间坐聊说古道今,话题中时常聊到的一个传奇人物,就是道法精奇、善治邪祟、护民保赤的李法师壁之觋公。记得少时,乡里“闲间”每逢数说壁之觋公道法如何如何高明的故事,总会引来一大群学童竖起耳朵聆听。印象中,壁之觋公施展“席云帕”飞天术,送同好数人去潮州城看戏赶热闹,并打发每人两枚铜钱,(返程)一路使不完和上天取仙药,救子斗“鬼嫲”等故事,可谓说者津津乐道,听者百听不厌。又如讲古者还十成九真地强调,篆山几处特色的地名还是因了壁之觋公而得名。譬如“牛角圩”就来源于壁之觋公斗法时,法器“牛角”跌落圩场而得名,另一法器“鼓子”摔落于过涧凹上的坪阔大埔,“鼓坪”遂成该阔埔名称,今之埔坪乃由“鼓坪”演化而来,青龙山西南大山侧背的“银溪”、“银溪坪”,则由觋公随带的“银子”散落该山涧而得名,篆山西北边与粤东饶阳交界之界山隘口“狭子旗”(峡子崎),同样是因觋公另一法器“令旗”飘落该岗凹而得名。以上诸法器之散落,均由于歹毒“鬼嫲”作祸后,为救子上天取仙药的壁之觋公返转到来时,因突受妻子失子后的呼天抢地号啕刺激而摔落云头所致。 自古以来与漳南篆山互为比邻的粤东上饶两地延续数百年的壁之觋公信仰,可由现存的香火长盛的青龙山(李壁之原乡)觋公庙、觋公墓和饶阳大埔背(为壁之觋公剪除“猫精”祸害之所在)詹姓乡民对法师壁之觋公的崇祀以及对壁之觋公绘像(生前所绘)及所用法器桃木剑的完整保存等历史遗存和实物得到最有力印证。可见,民间的壁之觋公信仰现象,正是植根于广大平民自觉仰戴李法师的深厚基础之上。(文:李西河、李双兴 图:黄日富)
|